学术讲座
讲座回顾 | 黄国辉:早期儒家君亲观念的演进与"三纲理论"的形成

20221013日晚上18:00,必威东盟体育平台“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57场、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大夏中国史论坛前沿讲座”第3场,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黄国辉教授,进行了题为“早期儒家君亲观念的演进与‘三纲理论’的形成”讲座。本场讲座的主持人为必威Betway东盟体育王进锋教授,数百人聆听了讲座。




本场讲座主要围绕着先秦时期的君亲观念及其演变。黄国辉老师首先以上博简《昭王毁室》引入,重新释读“訋寇”。前人研究多将其释为“召寇”、“约寇”、“招寇”,其意相近,指欲招引盗贼或他国军队。黄老师认为“訋”字应读为“讨”,“訋”读音从“勺”,二者古音相近可通,“讨寇”者,击伐寇仇也。

《昭王毁室》与《晏子春秋》中所记载的逢于何与盆成适的故事结构极为相近,都是“君子”欲合葬亡父母,来拜请国君,皆明言若不能合葬父母,自己就会以死殉亲,最后国君允诺的故事。这几则故事明显母本相同,而当时这一母本能广为流传,显然也体现出当时的一种社会共识。黄老师指出,其所记载的上述故事共同反映出这样一个观念,即“亲”重于“君”,这也是先秦儒家多所秉持的一个重要理念。而早期儒家的这种君亲观念是有其自身法理依据的,《周易·序卦》:“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可见在早期儒家观念中,父子关系是自然的、先验的存在,君臣关系则是后天的、经验的存在。经验性的君臣关系是从先验性的父子关系中引申出来的。有鉴于此,早期儒家普遍认为“亲”重于“君”。

然而儒家的君亲观念并非一成不变。在后世天地君亲师的观念中,“君”已位列“亲”前,与早期儒家的君亲观念相反始于“天”而终于“师”,“君”“亲”前,可见“君”重于“亲”这一变化是由何时开始的?后世学者大多追溯到荀子,但清华简《芮良夫毖》的发现出现了一个新的契机。其文记:“亡父母能生,亡君不能生。”从整体上看,《芮良夫毖》当是儒家性质的文献,但在君亲观念的表达上,它却比《荀子》更为直接,更为明确,它毫不讳言地指出“君”重于“亲”。

先秦儒家君亲观念的这种转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纲六纪理论的建构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白虎通义》云: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早期儒家坚持的是从“夫妇”到“父子”,再到“君臣”的理念,即构成“夫妇、父子、君臣”的秩序,这与后来真正意义上的“三纲”理论之秩序完全相反。“夫妇”、“父子”属“亲”的范畴,而“君臣”则属“君”的范畴,早期儒家的君亲观念发展至“三纲”理论时,已发生完全转变。而从清华简《芮良夫毖》的表述看,这个重要转变至迟在战国中叶就已产生,最为有趣的是,这样的转变竟然是较先明确发生在最重亲属观念的儒家学说里,而同时期其他诸子学派对君权的提倡也与儒家君亲观念的转变形成有力呼应。到战国末期,君权至上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黄教授总结“三纲”理论的核心实际上是君权至上,它所确立的是从“君臣”到“父子”再到“夫妇”的“等级性的君亲观念”,这与先秦儒家早期的“法理性君亲观念”存在根本上的区别。“三纲理论”的初步确立应在战国中后期,而在它形成的早期过程和最终完成中,儒家学者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最后黄老师回答了一些与会同学的提问。讲座于19:30分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