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魏雪刚|科学史:不同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融合

2022年7月7日7月22,必威东盟体育平台“史海新舟”跨学科讲堂第三季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讲师魏雪刚老师,进行了“科学史四讲”专题课程。本系列课程秉承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拔尖计划2.0培养方案中“历史+”跨学科交流精神,提升“思勉班”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融合;同时此次活动通过腾讯会议直播的形式,向校内外全体师生开放,旨在加强学术交流与对话。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思勉班”导师赵四方老师主持此次活动。本系列讲座受到了校内外广泛的关注,每次课程都有数百位师生在线收听。

7月7日第一讲科学史与技术史导论

在此次导论课中,魏雪刚老师主要通过与历史学的比较,让历史学出身的学生对科学史和技术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感性的认识。在国内的学科划分当中,科学技术史往往被划分在理学的名下,但是科技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历史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在学科内部,科学史与技术史也有着诸多差异。魏老师特别指出,科技史的性质在于三点:史学、交叉、专门。这个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从历史视角来看,科学史始终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此外,魏老师还梳理了华东师大与科技史研究的渊源。

谈及史学与科技史研究对象与方法的异同,魏老师认为这两个领域是有“内核的差异、广泛的联系”。具体而言,科技史以科技为关注对象,以历史学为主要研究方法。但是,目前历史学与科技史存在现实的壁垒,魏老师特别指出历史学家与科技史家存在心理上的区隔。事实上,科技史对历史学研究可能发挥的作用在于,提供科技相关的文献,形成新的议题。魏老师强调只有保持各自领域的核心,才谈得上理解和融合。

在师生交流互动环节,魏雪刚老师回应了校内外听众的提问,讨论了科技史的独特意义。主讲人围绕人文学科与科技史的交互、科学前沿的探索、应用科技史与科学史教育等角度阐述了科学史的研究意义。最后,魏老师建议同学们破除文理分科的偏见,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便利条件,构建自己的独特知识结构。

7月14日第二讲科学史的发展历史

课程伊始,魏雪刚老师对“思勉班”同学的作业进行了反馈交流,共同辨析“科学”和“技术”的概念。第一讲课程主要围绕对科学史的感性认识,而第二讲则从学科历史入手魏老师首先梳理了西方科学史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如萨顿“从科学知识方面讨论理性的发展过程”、科瓦雷“从概念分析讨论科学思想”、默顿“社会对科学的影响”、库恩“科学中的革命”、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

魏老师还指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历史是密不可分的。近代科学史的发展除学科内在动力外,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启蒙运动、两次工业革命都使得人们乐观的看待科学技术;而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又开始对科学进行反思,追溯科学发展的社会根源。上世纪60年代,科学史发展学科建制化交织在一起

接着,魏老师讲述了中国科学史的发展历程。古代科学史的论述散落于“史书”、“子书”和科学著作中。清末民初,学者一方面承袭乾嘉学术,搜集整理古代科技文献;另一方面受到国外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刺激,以现代科学解释中国传统科学知识。同时学科史著作涌现,出现了学科专门史的研究专家。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史进一步建制化,改革开放以来学界涌现出大量科学史专题研究与研究丛书。魏老师最后还讨论了中国科学史研究和发展的趋势。

课后主讲老师还与“思勉班”同学讨论了备受关注的李约瑟问题,以及如何在科学史研究中体现历史的复杂性、医疗史与科学史的关系等话题。

7月21日第三讲科学史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旨趣——论著分析

第三讲为科学史经典论著分析实践课,课前魏雪刚老师精选了科学史经典著作和论文供同学们阅读。魏老师提出,要想研究一个学科,就要了解其研究方法和旨趣在哪里,而获得这些切实可行的途径是阅读该领域的典范著作,将这些论著放在历史视角下,其意义可能会更容易把握,正可谓“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

接下来,魏老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史论著展开了分析:

萨顿1920年出版的《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一个人文主义者的信念》提出了一个问题:“任何一个从事一项长期而艰巨事业的人,都时常会向他自己发问:‘这值得吗?’”从事人文社会研究的学者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焦虑存在。在阅读文献材料时,这些材料是否只是研究对象,是否会对个人、自身有一定的联系?这是萨顿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

刘胜利的《科学思想史的魅力——评亚历山大·柯瓦雷研究科学革命的三本著作》一书提炼了柯瓦雷的核心思想:理性和进步、内在和自主、观念的更替、人类思想的统一以及“概念分析法”等。柯瓦雷自己的著作《伽利略与17世纪的科学革命》通过对“惯性”概念发展的历史梳理,呈现了这一概念的确立负载着宇宙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默顿提出了著名的“默顿命题”——“作为英国新教的一种形式的清教与科学的制度化之间有着积极的重要联系”以及“经济和军事的迫切需要对科学研究焦点产生影响”。《科学社会学·科学与军事的相互作用》一文则是针对后者的一个典范研究,集中探讨了军事技术如何影响科学研究的焦点。

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发现的历史结构》体现了其科学革命(“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常规科学——新的危机”)的观点。库恩指出,不应把某一科学成就归之于第一次发现它们的历史人物,实际上科学发现是一种延续的历史事件,其中具有内在的结构。在库恩的历史叙述中,有很大程度是通过科学革命来阐述历史发展脉络。

关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魏老师主要想让同学们了解此书编写计划的缘起、进展与现状。李约瑟的科学观是“百川归海”,他的研究主要是要回答如下问题:中国是否有科学?以及与之相关的“李约瑟问题”。在“比较科学史”视野下,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学、西方古代科学、现代科学具有一致性,这导致他多是从科学内部差异来说明为什么中国科学发展的兴衰,因而更倾向从外在论来解释“李约瑟问题”。

此外,魏雪刚老师还讨论了钱宝琮《朱世杰垛积术广义》、李迪《秦九韶与<数书九章>·秦九韶传略》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孙小淳的《中国古代科学的“诗性”与“礼性”》、华觉明《技术史的研究方法——以失蜡法学案为例》、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等中国学者的科技史研究论著。

最后,魏老师总结道,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史无定法,应该根据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创造性借鉴,争取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造。中国和西方在研究科技史方面有所不同,中国更侧重于“从史料到问题”,西方则从“理论到史料”,这是两种不同的切入问题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7月22日第四讲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历程与反思

第四讲魏雪刚老师由“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印象”问题引入,中国传统数学往往被零星地了解。现在有把中国传统数学当作“另一种知识体系”看待的趋势。中国传统数学自有其特点在,如统一性和连续性,实用性与社会性,“寓理于算”等。在梳理中国数学史发展脉络前,魏老师通过考察中国数学通史著作的分期问题,呈现了百年来学者对中国传统数学认知的变化,并推介了钱宝琮主编的《中国数学史》等经典著作。

先秦数学史的专门研究者较少,主要有陈良佐、李迪、邹大海几位先生,主要是面临着史料匮乏的困难。汉唐时期则有着大量的传世文献供予研究,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等算经。1964年,钱宝琮先生主编的《中国数学史》出版后,数学研究出现了“贫矿”一说,即钱先生数学史研究已尽善尽美,难为后人所突破。直至8090年代,才再度出现《九章算术》的研究热潮。

宋到元中期数学史的研究,同样是史料丰富、研究者众多。明末到清末的数学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比较薄弱,1978年大学恢复招生后成为学位论文选题的热点。

讲座最后,魏老师交流了自己的研究体悟与反思。当前数学史研究与上世纪数学史研究相比,可能在逐渐疏离数学知识本身,研究方向也更专门细化。魏老师认为这固然是研究多元化的成果,但也对研究主题“细化”的趋势表示了担忧。此外,魏老师还强调了继承前辈学者的重要性。

讲座结束后,赵四方老师对魏雪刚老师的讲座做了简要点评,并与主讲嘉宾交流观点。校内外听众也与魏老师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讲座圆满结束,给此次科学史系列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学员心得:

2020“思勉班”季家豪:

      在此次科学史课程上,我学习了科学史与技术史的差异,并了解了人文与科学在这一领域上的交互。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或许不是知识性的,而是认识到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必要性,多了解一些此前不甚了解的科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理解一般历史上来,这或许是我们学习科技史的一种意义。

 

2021“思勉班”曹明睿:

魏雪刚老师的科学史系列课程让人受益匪浅,从广义上来说,历史学包含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的人类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科学技术”自然包含在内;同时,现代历史学既然是一门人文科学,自然也包含在“科学技术”之中,二者密不可分。魏雪刚老师为我们厘清了科学史的定义与发展脉络,并传授了科学史入门的基本方法;不管以后是否从事科学史研究,通过这次课程我开阔了研究视野,增强了跨学科的能力,收获颇多。

会议记录:季家豪、张姝妍、张瑞千、罗淇尹

供稿:叶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