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4级“思勉班”开班仪式暨专题讲座纪要
发布时间:2025-03-15

3月12日下午,2024级“思勉班”(第六届)开班仪式在1306室举行。本科专业教学点责任教授、“思勉班”导师组组长章义和,2024级“思勉班”导师组汤晓燕、赵四方、杨崧愉,2024级师范班导师黄阿明,第六届思勉班、孟宪承班成员出席,特邀路新生教授作“什么是历史美学”的开班讲座,活动由副系主任李晔梦主持。


图片



李晔梦简要介绍“思勉班”的创设、发展及最新情况。章义和围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对历史学习和写作带来的冲击与机遇,鼓励同学们在接纳新科技的同时,亦应不断创新和提升自我素养,深化知识积累。汤晓燕强调沟通与行动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珍惜彼此间友情,与师长、朋友积极而有效的交流;在思考和阅读之外,更要勇于在实践中探索新知。黄阿明指出“思勉班”学生应当具备综合的学术素养,保持从容淡定,避免急功近利和过早设限,专注于阅读、思考和发问,同时广泛涉猎人文社科领域的理论知识。




2021级“思勉班”成员李星志分享对于历史学在科技发展中意义的思考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认为大家应该回归长时段思维,摆脱短期主义、保持阅读写作习惯、注重交流碰撞以及明确目标规划。2024级“思勉班”成员薛又瑜回顾入学以来的经历,分享对于历史学困境与变革的思考,并倡议怀有“雅各宾式的浪漫与热情”学习,并以萨拉马戈之言表达对人类智慧、情感的呼吁与对历史遗忘的深刻关切。2024级“孟宪承班”成员陈曦从师范生的视角,谈及未来学习的期待与目标,认为作为教师预备役,面对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的改变,更要夯实专业基础,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立足教育,传承历史。


图片



开班仪式后,与会师生在吕思勉先生铜像前合影。“思勉班”将秉持思勉先生“观其会通”的学术精神,以经世的情怀,做会通的学问,传承历史学在人类行进中不可或缺的价值与意义。


图片



在开班讲座环节,路新生老师以“历史美学”为主题,从概念引入、概念解释和历史关怀等方面引入,讲述了“什么是历史美学”。路老师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美学》文本释读出发,结合当下AI科技等前沿话题,介绍了“历史美学”这一概念灵感的由来和在学术界的发展过程。围绕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这一条主线,结合康德、柯林武德、海登·怀特等关于历史和艺术及美学的关联性思考,对“美”这一概念作出深刻辨析。

在讲座中,路老师剖析了黑格尔哲学中主体在自我认知与外部认知过程中的逻辑,运用“身体”这一隐喻,将抽象的哲学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阐释了“心灵”与“生气”等治史特质对构建“有机整体”历史的重要性。路老师以“诗史相通”解读“历史美学”的核心要义,鼓励同学们像诗人和艺术家一样,将对“人性”的历史书写与黑格尔倡导的“艺术创造”相结合,由此贯通历史和美学的境界。路老师指出:当代西方历史理论忽视了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宝贵资源,倘若以全新眼光重新审视梁启超“新史学”为开端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因时代环境和历史语境等影响,美学和历史学关联的理论研究未能得到很好发展,深入研究历史美学也应当从传统史学中汲取思想资源。

路老师结合西方哲学家的美学思想和中国传统史学的历史观念,提出“崇高化”“历史宿命”“历史审判”等概念,强调关注于历史上“人性”的复杂性和真实性,用审美的眼光审视历史,用人本的目光关怀历史,心怀对于史料的“共情”之心,将历史还原成“人”的历史、以美为本的历史。在讨论环节,师生深入交流了“科学实证和价值判断的优先级”“如何贯彻历史美学的方法论”等议题。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思蕊

投稿邮箱:lsrmtzx2020@163.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