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讲座回顾 | 思文读书会第十六期暨2024级师范班“悦读”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12

12月4日下午,我系思文读书会第16期暨2024级师范班“悦读”系列活动在人文楼1306室启幕。此次活动由我系黄爱梅副教授担任领读人,带领大家共读许宏教授的《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一书,彭安邦同学担任主持。


图片


许宏先生的《何以中国》一书,不仅是对二里头文化为何是最早中国问题的回应,也在其论证中华文明发展的整体系列中占据重要地位。领读人通过讲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等考古学基本概念,帮助大家理解《何以中国》中所梳理的龙山文化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中原区域文化和文明的演变线索、发展水平。在《何以中国》中,作者通过比较陶寺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聚落考古材料,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广域王朝国家,与陶寺文化在影响力上有较大差别。领读人鼓励大家深入阅读这本书,并给出进一步的阅读建议。在互动环节中,师生就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1


Q:认为考古类型学中的礼不下庶人和下层文化具有滞后性的依据是什么?文化诗歌等好像无法看出这种滞后性?

A:一方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表现可能不太一样,本书讨论的主要是从物质文化出发。例如像铜器这种礼器,属于权贵阶层。在进行考古挖掘时,考古学家们可以通过墓葬中随葬器物的种类、形制、纹样和制作程度去判断当时文化发展水平,判断墓葬主人的身份。

2


Q:许宏先生也将陶寺文化称为国家,为什么陶寺文化不是最早的中国?

A:许宏先生认为陶寺是早期国家,但二里头遗址所呈现的是广域王朝国家。主要的区别在于,陶寺文化虽然也已经具备早期国家的若干特点,但在文化影响力上始终没有冲出晋南地区,而二里头文化不仅具有军事力量的强大,而且是国上之国、天下共主,许宏先生认为它通过软文化实力间接地影响天下,这种文化才和后面的王朝时代有承接。

3


Q:如何看待早期国家的进步作用?

A:恩格斯有言:“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作者在书里也提到:国家是贪欲的“制衡器”,也被看作文明社会的象征,其进步意义在于,以更强的力量建立秩序,避免了无节制的暴力。在当时,氏族制度已经驾驭不了贪欲暴力,只有更强的力量凌驾于它们之上,才能重新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避免更多的人被暴力伤害。

图片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祎

投稿邮箱:lsrmtzx2020@163.com

图片